笔下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笔下文学 > 诸天恶人:从知否软饭硬吃开始 > 第38章 时代变了,一路向北

第38章 时代变了,一路向北

西北,韦州!

城楼之上高挂着大周的龙旗,城头之上,密密麻麻站满了周军,城墙后方的街市之上,是络绎不绝,不停往城头之上运送物资军械的周军士兵和助战的民夫。

周军占据韦州已有半月,除了静塞军司残存的五万大军之外,还有自西夏境内调拨而来,如擒生军、步跋子、泼喜军等精锐部队,甚至还有部分西夏王牌骑兵铁鹞子,总兵力已经已然突破八万。

其中,擒生军乃是和西夏皇帝直属的‘侍卫军’同属于西夏中央军,乃是西夏常备的精锐部队,步跋军乃是步军,擅长崎岖地形作战,同样也是西夏攻城拔寨的主力部队。

泼喜军主要配备用骆驼搭载的旋风炮(小型投石机),用于攻城和野战,和步跋军同样是西夏负责攻坚的主力部队。

八万大军陈兵韦州城外已有十日,可他们却对韦州围而不攻。

不是西夏大军不想进攻,而是见识过周军火炮的厉害之后,他们不敢再贸然进攻,而是选择陈兵城外,将韦州围困,同时派遣精锐骑兵在韦州四周游走,切断了大周往韦州输送粮草和军械的信道。

同时在韦州西南的葫芦河东岸和东南白马川附近各自留下数千骑兵,防备周军驰援。

如今的韦州城虽然被周军所占,但随着西夏大军出动,韦州已然成了一座孤城。

与此同时,韦州城内,原本的州衙已经成了顾偃开临时的指挥中心,这次他亲自带领万馀大军自环州顺着白马川一路北上,与杨先合兵破了韦州之后,并没有急着继续北上,而是盘踞在韦州城中,静候西夏大军的到来。

看着身前挂着的地图,顾偃开沉声问道:“城外的西夏大军可有动静?”

属下躬敬的道:“目前没有!”

“看来他们是打定了主意要把咱们困死在韦州啊!”顾偃开沉声道:“杨都监离开有多少天了?”

“十二天!”

“十二天?”顾偃开看着地图,上手比划道:“就算是绕路现在应该也到灵州了吧。”

灵州乃是大周的称呼,指的是西夏西平府,也是兴庆府在南境的屏障。

“侯爷,杨都监麾下不过八百轻骑,灵州又是西夏重镇,纵使杨都监勇武过人,可面对灵州这等坚城,只凭八百轻骑,也拿不下吧?”

顾偃开却道:“拿不拿下灵州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带人出现在灵州!”

“再说了,咱们可不是孤军奋战。”

与此同时,环州东边的定边军、保安军、和绥德军,也在英国公张永的调度之下,主动越过两国边境,分别朝着西夏嘉宁军司治下的洪州和龙州而去。

经过将近半年的发育,在杨先派出的匠人的帮助和英国公召集整个永兴军路和关中的工匠不遗馀力的铸造之下,紧赶慢赶,总算在开春之前,铸造了四十门‘红衣大炮’。

为了铸造这四十门红衣大炮和炮弹,英国公几乎把整个永兴军路的家底给掏空了。

就在韦州被围困的第十二日,英国公的亲率大军越过长城岭,抵达洪州。

三十门红衣大炮在洪州城外一字排开,密集的步军方阵扼守四周,两翼轻骑伺机而动。

“开炮!”英国公立于马背之上,抽出腰间长剑,奋力挥舞高呼一声,令旗挥动,早已将炮口对准了洪州南门的三十门红衣大炮齐齐开炮。

轰轰轰轰轰!

看着城下全然不似往常那般利用井阑和云梯推着破门锤进攻的周军,城头上的西夏守将发出嗤笑:“这就是大败梁武略的周军用的神秘武器?瞧着也没什么不同吗!”

“就是!”一旁的副将笑着附和道:“末将觉得,定是梁武略那厮自己无能,连周军都打不过,这才找借口,怪到这所谓的神秘武器头上。”

二人言辞之间,满是对红衣大炮和梁武略的轻篾,在他们看来,梁武略纯粹就是靠着卖女儿才攀上了相国莫藏讹庞,才能成为西寿保泰监军司的统帅,至于真本事自然屁都没有。

可下一刻,随着三十门红衣大炮同时发射,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响起的一刹那,城头之上的无数人,包括那两个守将,尽皆看到了他们此生最震撼的一幕。

距离城门足足五百步开外,三十枚石弹呼啸着在半空中划过一条条优美的弧线,然后落在城墙之上。

轰隆隆!

石球撞在城墙之上,直接变得四分五裂,巨大的冲击力,让整座城墙都震动起来。

“我还以为是什么东西呢,不就是射程远一些的投石器嘛!”

守将震撼过后,旋即再度不屑的道。

这次还没等副将开口,整齐的炮鸣声再度响起,数十枚石弹也在那守将的眼中不断放大。

“将军小心!”

旁边的亲卫眼疾手快,一个飞扑将守将扑倒,就听的轰一声巨响,身后的城楼已然被破开好几个大洞,其中一颗石弹,好巧不巧的落在柱子上上,直接就把腰身粗的竹子撞得四分五裂,然后去势不减的撞入城楼之中。

片刻功夫,原本宏伟的城楼已经成了一片废墟。

馀下的石弹或是落在城头之上,或是越过城头,飞入城中,石弹所过之处,不管是城墙垛口还是身披甲胄的守城士卒,尽皆被撞得四分五裂,飞溅的碎石尤如霰弹枪喷射的子弹一样,直接将身披甲胄的士卒打成了筛子。

紧接着便是第三轮、第四轮、第五轮。

第六轮炮击过后,城头之上的西夏守军,已经没有再敢冒头的了。

伴随着持续的炮击,周军负责攻城的步卒,也在飞速朝着洪州靠近。

“给我瞄准城门,把城门给我轰开!”

看着三十门齐发的红衣大炮威力如此巨大,英国公一张老脸涨的通红,意气风发的挥舞着长剑,高声下令。

火炮齐发,木制的厚重大门,在数发炮弹之下,被炸的四分五裂,形同虚设。

可城门从来都不只有一道门,城门之后是翁城,翁城后的那道门,才是真正的城门。

一队队步卒顶着盾牌,推着井阑、轒辒车已然来到城墙之下。

眼瞅着步兵即将抵达城下,英国公一声令下,火炮的角度调高,炮弹也换成了开花弹和轰爆弹。

炮弹尤如雨点般越过城墙砸向城内,无数民居被炮弹轰塌,无数百姓被炮弹波及,命丧当场。

在这一刻,只要有半点尤豫和仁慈,都是对这场战争的不尊重。

负责攻城的步兵方阵也已经挺进到城墙底下,顶着举过头顶的盾牌,越过被炮弹轰的四分五裂的外门,步军方阵没有丝毫尤豫的进入翁城之中。

箭矢尤如飞蝗急雨般落下,却被宛若乌龟壳一样的盾阵挡住,就算有零星那么几支灌入盾牌间的缝隙之中,也无法伤及要害。

步军方阵不断推进,来到翁城之后的主城门,几个连铠甲也没穿,各自背着个大背包,手里拿着类似工兵铲的短锹,迅速自盾阵之中跑出,来到城门前,一顿挖掘安放,拉长引线。

“退!”

随着引线被点燃,盾阵迅速移动起来。

半晌后。

轰的一声巨响,声若天雷炸响,整座城楼都被震的颤动起来,簌簌的土石烟尘自门洞被震落,原本坚固的大门被炸开,汹涌的气浪自门洞之中灌出,直接将门后的西夏守军震飞不知多远。

周军却因提前躲到了门洞两旁,避过了爆炸产生的强烈冲击。

“城门已破!”

“进!”

领军之人一声令下,周军再度涌入门洞之中,盾阵也随之一变,护住前后两端,无数士卒纷纷自腰间取出轰天雷,但凡看到有西夏将士靠近,就将手中的轰天雷点燃引线扔出去。

轰轰轰轰轰!

轰天雷的杀伤范围是五米,城门的街道虽然宽敞,可最宽也不过十多丈,几个轰天雷就能将其彻底复盖。

随着源源不断的周军涌入翁城,最前方的周军也朝着城内挺进。

这种完全迥异于人们所认知的攻城方式,直接把洪州城内的西夏守军给打懵了。

不过两个时辰的功夫,周军的步军就将洪州南门左近的街巷占据。

西夏骑兵还想着从两翼包抄,却被英国公下令调转炮口,几轮炮击下来,莫说这些个没有经历过火炮洗礼的西夏骑兵了,就连他们胯下的坐骑都被打懵了。

宛若天雷炸响一样的巨大声响,好似地龙翻身一样的剧烈震动,西夏骑兵胯下的坐骑哪里还能保持什么阵型,动物趋利避害的本能让它们狂躁起来,不敢再向前。

几轮开花弹下去,冲在前面的骑兵和他们的坐骑直接被打成筛子,那些个直接被炮弹命中的,更是直接被撞得四分五裂。

西夏冷段铁甲闻名天下,防御之强,寻常刀剑弓弩难伤,可如今在火炮这等跨时代的武器面前,什么冷段铁甲,都跟纸糊的一样。

纵横天下的西夏骑兵,还没冲到周军阵型之前,就已经被炸的人仰马翻,彻底乱了阵型。

入城之后,一门门大炮被拉上长街,但凡前头出现成建制的西夏大军,直接就是一炮轰上去,都不用开花弹,光用石弹就把西夏军将吓的丢魂丧魄,跪地乞降。

不过一日之间,洪州便被攻破。

留下足够的兵力和武器据守洪州,英国公率本部兵马继续往北,直奔西夏嘉宁军司的治所宥州而去。

沿途堡寨城池,没有一座在周军的红衣大炮之前能够撑过三日的,一封封加急的军报送至宥州,再由嘉宁军司发八百里加急,转送西夏的国都兴庆府。

就在英国公率军向北挺进之际,距离西平府数十里外,灵州川下游一处平原之上,一群黑甲骑兵正在党项人的部落之中纵横冲杀,所过之处,不论人畜,尽皆一分为二。

“饶命!”

“饶命!”

一老者将几个孩子护在身后,用憋脚的汉话高声喊道:“草原上的规矩,不杀高不过车轮的孩子……”

话音未落,精钢长枪已如毒蛇吐信一般,将说话老者的脖子洞穿。

“白痴,某家把车轮放平不就行了!”

杨先抽出长枪,甩掉枪身之上的血水,不屑的骂了一声,旋即挺枪大喝道:“给我杀!一个不留!”

这些党项人的部落之中,不乏骑马反抗之人,可在杨先这头饿虎跟前,根本没有半点反抗之力。

一个时辰之后,厮杀结束,浑身浴血的杨先领着麾下黑骑带着缴获的干粮离开这个部落,熊熊大火随之燃烧,无数牛羊马匹在大火之中四散奔逃。

“这是第几个了?”

“第九个!”和杨先隔着一个马位的陈武沉声回答。

“第九个了?按理说西夏应该反应过来了才是,怎么不见西夏主力骑兵?”

杨先话音刚落,地面就传来了轻微的震颤,还没等杨先说什么,一队同样身着黑甲的骑兵飞驰而至。

“西夏骑兵距离咱们已经不到五里!”说话的是定安,如今的黑骑斥候统领。

“有多少人?”杨先却并未急着下令,而是问起了西夏骑兵的数量。

“至少五千骑。”

定安神色严肃的道。

回头看了一眼浑身浴血的一众兄弟,杨先沉声道:“撤!”

“往东撤!”

西边是灵州川,如今正值汛期初期,在不熟悉地形的情况之下,难以查找渡河的合适位置,而南边是杨先等人来的方位,他们顺着灵州川一路北上,屠了九个党项部落,自然不可能走回头路。

“东边怕是也有西夏人的骑兵!”定安沉声道。

“咱们这段时间闹出的动静可不小,那些西夏人怕是早就盯上我们了,只怕来堵咱们的不止这一路兵马。”

“来的越多越好!”杨先却道:“他们要是来的少了,我还不乐意呢!”

“传我命令,全军开拔,向东挺进!”

“陈武!”

“末将在!”

“你带一队人负责断后。”

“诺!”

“出发!”

杨先手中长枪一挺,率先打马而出,周遭一众亲卫紧随其后,一路奔波半月有馀,八百轻骑折损了十馀人,剩下的人里头,受伤的也有不少,不过都不是什么致命伤。

可杨先等人的战果却十分丰厚,整整九个部落,其中八个小型部落,一个中大型的部落,这折损的十馀人,就是在那中大型的部落之中折损的。

众人行不过数里,就看见了前方蔓延的黑线,俨然又是一群骑兵,堵在了他们往东去的毕竟之路上。

“哥哥,怎么办?”

“怕什么!”

“传我将令!”

“结锋矢阵!”

“随我冲锋!”

别问原因,问就是莽。

没有丝毫尤豫,在看到前方骑兵的一瞬间,杨先就想到了西夏有可能已经扎好了口袋,就等着自己跳进去。

与其被西夏人牵着鼻子走,走进别人扎好的口袋里,杨先更想直接把口袋扎破。

“杀!”

纵马如飞,一马当先,一往无前的冲向前方的西夏骑兵阵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