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笔下文学 > 我连襟是朱棣 > 第13章 奉天靖难,清君侧!

第13章 奉天靖难,清君侧!

朱棣大喜:“本王也是这么想的,他无父无母,带着妙锦就来了,此外,更是给本王带来了三个儿子,他,定是觉得本王有过人之处!”

看着有些自恋的朱棣,姚广孝撇撇嘴。

说实话,他到现在也是有些看不透徐牧。

这个家伙到底图个啥?

他该不会真的以为朱棣能赢吧?

虽然,姚广孝有这个信心,但是,徐牧,他也有这个信心么?

摇了摇头,姚广孝顿了顿,又补充道:“此前老衲便观察过徐牧,此人虽为文臣,却有三大难得之处:一是懂实务,能将户籍、农桑这些锁碎政务理得井井有条,这是治世之才!”

“二是知分寸,从不越权,既赢得张昺的初步信任,又未卷入府衙派系纷争,这是保身之智!”

“其三是识时务,能在关键时刻看清局势,主动向王爷递上投名状,这是择主之明。”

朱棣眉头渐渐舒展,姚广孝的话恰好印证了他心中的猜测。

他此前虽认可徐牧的才干,却仍对其立场存有一丝顾虑,如今经道衍点破,才彻底明白徐牧的用心——揭发葛诚,既是表忠心,也是在向自己索要心腹重臣的门票。

“道衍是说,徐牧已可纳入孤的心腹?”朱棣问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期待。

“不仅可纳入,且需尽早重用。”

姚广孝点头道,“殿下日后起兵,需两类人才:一类是能冲锋陷阵的武将,如张玉、朱能;另一类是能稳固后方、安抚民心的文臣。徐牧在民政、行政上的能耐,正是殿下目前最缺的他能理清户籍、保证赋税,便意味着能为大军提供粮草;他能安抚百姓、赢得民心,便意味着北平后方不会生乱。”

对于自己的情况,姚广孝还是很清楚的,他适合出谋,适合担任,萧何,刘基之类的谋士。

但是,徐牧,这就是李善长,萧何一类的存在,负责后勤。

这对于朱棣来说才是最主要的。

本来,这件事儿是应该让朱高炽来干的,但是,一来,朱高炽这一方面能力完全没有展现出来,二来,徐牧展现出来的能力着实让姚广孝有些震惊,超出水平了。

他看向朱棣,眼中闪过一丝锐利:“更重要的是,徐牧乃是朝廷派来的官员,却愿投靠殿下。日后殿下举清君侧大旗,徐牧的存在,便能向天下证明:并非所有朝廷官员都拥护南京,也有识时务者愿随殿下匡扶社稷。这对争取民心,大有裨益。”

“此外,徐牧更是勋贵,有了这一层身份,朝廷的勋贵对王爷又会高看几分!”

朱棣拍着大腿道:“如此说来,此人倒真是本王的福星!”

姚广孝补充道:“雪中送炭!”

朱棣沉吟,想起徐牧这些时日的作为——整理户籍时的细致、修水利时的周全、带世子查农桑时的耐心,还有揭发葛诚的投名状,心中已做下决定。

他站起身,目光坚定:“道衍所言极是。孤明日便召徐牧前来,将王府的部分民政事务交给他打理,让他逐步参与内核决策。至于葛诚……”

“葛诚仍需留用,”

姚广孝接口道,“待徐牧熟悉内核事务后,再寻时机处置葛诚不迟。届时,徐牧便可接替葛诚的部分职责,确保王府文书、民政事务无缝衔接,不影响殿下的布局。”

朱棣点头赞同,心中的疑虑与尤豫一扫而空。他看向姚广孝,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有你在,孤行事便多了几分底气。徐牧入内核,葛诚留用,北平后方的布局,总算又进了一步。”

姚广孝躬身道:“殿下过誉。老衲只是尽己所能,为殿下的大业略尽绵薄之力。徐牧此人,值得殿下托付,往后定能成为殿下的得力助手。”

三日之后,徐牧再度来到了燕王府。

而这一次,徐牧看到了燕王府其他不少东西,养着的大鹅,以及在大鹅下面的兵器坊。

朱棣身着玄色常服,目光扫过屋中三人——左侧立着张玉、朱能,二人甲胄未卸,眉宇间带着军旅的锐利;右侧是身披僧袍的姚广孝,双手合十,神色平静如古井。

而徐牧,就站在书房正中,一身青色官服这是他第一次踏入燕王府的内核密议。

“今日叫你们来,不为别的。”

朱棣先开了口,声音压得极低,却带着不容错辨的沉郁:“南京那边的动作,你们都清楚——周王被废,湘王自焚,下一个,怕是就轮到孤了。朱允炆这小子,刚登基就忘了太祖爷‘藩王守边’的遗训,听信齐泰、黄子澄那伙腐儒的话,削藩削到孤的头上,这是要断了大明的边塞屏障!”

朱棣也转头看向徐牧,直截了当的问道:“徐牧,你且说说,孤如今身处困局,该怎么办?”

他顿了顿,目光与朱棣相接,一字一句道:“《皇明祖训》有云:‘若大臣奸邪,不诛则乱国,亲王可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如今奸佞当道,陛下被蒙,殿下身为太祖嫡子、北疆屏障,当以‘奉天靖难’为名,举兵清君侧,诛奸佞,还朝堂清明,还宗室安稳!”

“奉天靖难,清君侧!”

这八个字落下,书房内瞬间安静下来,只有烛火噼啪作响。

朱棣愣住了。

没想到,徐牧说话这么直白。

一点都不带委婉的。

朱棣的眼里泛起了兴奋光芒:“说得好!奉天靖难,清君侧!孤此前还在尤豫名号,今日听你一言,如拨云见日!孤意已决,即日起,暗中筹备兵马、粮草,待时机成熟,便举这面大旗,杀回南京,诛灭奸佞,还大明一个太平!”

这话徐牧就不信。

狗屁即日起,你狗日的肯定早就准备了。

而朱棣则是盯着徐牧,语气中满是认可:“徐牧,你不仅懂民政,更有远见卓识。从今日起,你便是孤这‘靖难’大业的内核之人,北平的民政、粮草调度,都要劳你多费心——孤的后方安稳,全靠你了。”

徐牧躬身行礼,声音坚定:“臣定不负殿下所托!愿为‘奉天靖难’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张玉、朱能也上前一步,齐声抱拳道:“我等也愿追随殿下,清君侧,安社稷!”

徐牧看着这个情况,唇角微微翘起:“我这个情况,应该能混个公爵当当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