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笔下文学 > 我连襟是朱棣 > 第31章 坚定守住,就有办法!

第31章 坚定守住,就有办法!

真定城外的滹沱河沿岸,晨雾尚未散尽,一支骑术精湛的骑兵已悄然潜伏在芦苇丛中。

他们是朱棣麾下的蒙古骑兵,个个腰佩弯刀、背负弓箭,目光紧盯着河面上缓缓驶来的南军粮船,那是耿炳文期盼已久的补给,船上满载着从江南调运的粮食,却不知已踏入燕军布下的陷阱。

“动手!

随着队长一声低喝,蒙古骑兵如离弦之箭般冲出芦苇丛,马蹄踏碎河面的平静。

南军粮船上的士兵还未反应过来,骑兵已纵身跳上船,弯刀挥舞间,惨叫声此起彼伏。不到半个时辰,十数艘粮船尽数被劫,粮食被搬空后,船体被付之一炬,滚滚浓烟顺着河道飘向真定方向。

与此同时,真定通往德州的要道上,另一队燕军正清理着伏击后的战场。

刚刚,他们击溃了一支前来送粮的南军援军,缴获的粮车被整齐地排在路边,车上插着“燕军大捷”的旗帜。

徐牧派来的斥候正将“援军被击溃、粮食全被劫”的谣言,悄悄散播给周边的村民与溃散的南军士兵,让消息像瘟疫般传入真定城内。

真定城内,耿炳文站在城墙上,望着远处滹沱河方向的浓烟,脸上也是越发的难看。

野战,自己肯定不是朱棣的对手。

不说徐牧弄出来的火炮。

就算是,历史上,耿炳文也绝对不是朱棣的对手。

而现在,耿炳文感觉,自己快要守不住了。

真定城不是那么容易攻破的就算是徐牧的火炮也不太行,但是,人,总是要吃饭的。

他刚收到粮船被劫的消息,紧接着又传来援军溃败的急报,手中的粮册仿佛有千斤重。

朱允炆啊朱允炆。

皇帝不差饿兵。

没粮食我打个屁啊?

如今。城内的存粮已不足三日,士兵们每日只能喝到掺着野菜的稀粥,不少人因饥饿晕倒在城墙上,士气低落到了极点。

“将军,燕军在城外射箭了!”

一名士兵匆匆跑来,递上一支插着信纸的箭。耿炳文展开信纸,只见上面写着:“尔等困守孤城,粮尽援绝,朱允炆弃尔等如敝履,何不弃暗投明?降者免罪,还可分得粮食;若顽抗到底,城破之日,玉石俱焚!”

信纸的落款是“燕王朱棣”。

耿炳文气得将信纸揉成一团,却又无可奈何——信上的话,恰恰戳中了守军的痛处。

他走到城墙边,看着下方燕军阵前摆放的缴获粮车,看着城墙上面黄肌瘦、眼神涣散的士兵,心中满是苦涩。他知道朱棣的手段,是想靠断粮拖垮自己,可他手里没有粮食,就算知道,也无力回天。

还怎么打?

自己以防守着称,现在连防守都做不到了吗?

“将军,张保将军求见。”副将低声禀报。

耿炳文点点头,转身走下城墙。

张保是他麾下的得力将领,此刻却面色凝重地站在帐内,见他进来,尤豫了片刻才开口:“将军,城内的情况越来越糟了。方才巡查时,不少千户,百户都在抱怨,说再这样下去,不用燕军攻城,士兵们自己就会哗变。”

耿炳文沉默着坐下,手指敲击着案沿,发出沉闷的声响。

他何尝不知道这些?

昨夜,他还收到消息,有几名千户百户偷偷聚集,商议着是否要向燕军投降,他们家中多有妻儿,如今粮食断绝,谁也不想陪着这座孤城一起复灭。

这是自己看到的,听到的,看不到的和听不到的呢?

更底层的士兵呢?

“告诉他们,再等等,南京的援军和粮食很快就到。”耿炳文的声音带着几分沙哑,连他自己都觉得这话苍白无力。

张保叹了口气,上前一步道:“将军,南京那边的消息您也知道,朱允炆连粮草都凑不齐,援军更是遥遥无期。燕军只有五万人,却迟迟不攻城,就是在等咱们粮尽自溃。依末将看,不如……”

“不如什么?”耿炳文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厉色。

“不如暂避锋芒,与燕军议和,待日后再图收复。”张保的声音越来越低:“至少这样,能保住城内士兵的性命,也能避免真定百姓遭战火屠戮。”

耿炳文看着张保,心中五味杂陈。

他知道张保说的是实话,可他是朝廷任命的征虏大将军,若向燕军议和,便是“通敌叛国”,不仅自己会身败名裂,还会连累家人。他摇了摇头,语气坚定:“不行!我乃大明将领,岂能向叛贼议和?再等等,一定会有办法的。”

张保还想再说些什么,帐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一名士兵慌张地跑进来:“将军,不好了!城西的几名百户,带着手下的士兵,想要打开城门投降燕军,被守城的士兵拦下来了!”

耿炳文猛地站起身,快步走向帐外。他登上城墙,只见城西方向,一群士兵正与守城士兵对峙,为首的几名军官满脸怒容,高声喊道:“咱们已经快饿死了,将军却不让投降,难道要让咱们都死在这里吗?”

“都给我住手!”耿炳文厉声喝道,“谁再敢提投降,军法处置!”

可他的话并没有起到作用,反而激起了更多士兵的不满。

一名士兵大声喊道:“将军,咱们已经三天没吃饱饭了,怎么守城?朱允炆不管咱们的死活,您难道也要看着咱们饿死吗?”

越来越多的士兵附和起来,城墙上顿时乱作一团。

耿炳文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涌起一股绝望。

完蛋,要翻车了。

不是自己的能力问题,而是朱允炆的问题。

他知道,这座城,快要守不住了。士兵们的饥饿与不满,就象一座即将爆发的火山,只需一个火星,便能彻底引爆。

现在,耿炳文甚至不敢动手杀人。

杀人,只怕是要引起更大的哗变。

此时的燕军大营内,朱棣正与徐牧看着真定城的方向,听着斥候传来的消息。“耿炳文已是穷途末路,城内士兵哗变在即,张保与那些中层军官,也已有了投降之心。”徐牧笑着道,“殿下,咱们不用攻城,只需再等几日,真定城自会不攻自破。”

朱棣点头,眼中闪过一丝锐利:“孤要的,不仅是拿下真定,更是要收编耿炳文麾下的士兵。待他们投降后,你要亲自安抚,给他们粮食,让他们知道,跟着孤,比跟着朱允炆有活路。”

“遵命!”徐牧躬身应道。

夕阳西下,真定城越发饥饿起来。

城墙上的士兵们望着城外燕军的营火,眼中满是迷茫与恐惧。

他们不知道,自己还能撑多久,也不知道结局如何,而燕军大营内,篝火通明,士兵们正吃着缴获的粮食,士气高涨——一场不战而胜的胜利,已近在眼前。

耿炳文对自己说,坚定守住,就有办法。

问题是……守得住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