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哲终于可以泡茶了。
两个童子也可以用上了。
之前两童子去一处向阳的地方种菜去了,现在回来了,一个在这里为他们泡茶,一个已经去煮饭。
茶桌还摆了一些两童子刚刚从山里摘回来的山果。
只是,两个童子已经身量长高了,不太适合叫童子,师哲已经决定问问他们是否愿意下山,一个人有没有修行天赋,一学法一炼气便知道。
花个几年学一样两样小法术,几年才炼修得浅浅一汪灵池,休说张口喷吐出一挂天河,便化为一片可吹动林叶的风,也要缓个半天,那这修得又还有什么劲呢?
但对于这两个童子来说,在这上面几年,也算是学了点东西,硬背也背了一些修行上的诀要,下了山之后可以将其当做传承。
对于普通人来说,家里的修行传承,便是这般一步步攒下来的,将来家里若是有了资质的孩子,修完家里的再上山为道童,继续学习后面的部分,便又可多攒几分传承。
一点点积累,百年之后,或许便成了修行小家,若再得有天赋的子孙承继法门,并能够更进一步,或可将小家推向世家之位。
长华与长秀两个人,坐在师哲面前的感受很特别。
长华的心中仍然会琢磨面前的人是什么妖怪,能够化形的不见半分妖相的,这至少是妖王一级的妖怪,当然,也有可能是掩藏了,而自己看不出来。
长秀倒没有想这些,而是觉得面前的师哲不似怪,反而象是一个山中清修的道人。
她心中不由的觉得,师父选的人真是没错,她觉得对方比自己三人都要好。
而且刚刚他射出的那一箭,他们一开始并不知道射了谁,也不知道射中了没有。
师哲也没有解释什么,只是喊他们进来喝茶而已。
不过从刚刚显露出来的那一股气象来说,她觉得恐怕已经不在自己的师父之下了。
“林槐师父怎么样了?”师哲拿起茶壶,为三人倒上七八分满的茶。
“师父在大槐树里坐死关了。”长华说道。
“我记得,林槐师父他说是要回去炼丹的,没有炼成吗?”师哲追问着。
“师父说差一味药,但也不是完全没有炼成,炼成了一半,所以需要再闭死关。”
师哲能够想象到,林槐师父坐入大树之中的样子,那一棵树一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他没有想要为林槐师父立牌位,毕竟他并没有死。
这让师哲又想起了蒙特内哥罗上的那株藤树,藤树深入蒙特内哥罗上的云层里,一片片叶子与云结合在一起,象是画。
即使是现在师哲去那里,也仍然会被这样的天地画景所震撼。
他有时候觉得,那藤树就是藤树,是没有思想的,即使是其藤身之中有着浓烈的灵韵,却也是没有灵智的,但是又有时候觉得,这藤树会不会是位阶太高了,自己感受不到。
可是,为什么藤树只单独朝林槐师父出手了呢?只一道触须,便在林槐师父的身体内生根了。
这个藤树与那蒙特内哥罗大君,又究竟是什么关系?
伴生的?
直到现在,师哲都还分不清那蒙特内哥罗大君的本体究竟是什么。
“你们知道蒙特内哥罗的那一株藤树是什么吗?”师哲问道。
“通天藤。”长华说道。
“这是什么?”
“据说是可以吞噬人道基和天赋神通的东西。”长华继续说道。
“那么蒙特内哥罗大君呢?”师哲问道。
“不知道,至今没有人知道他的本体究竟是什么,但是有可能是伴生于通天藤的。”长华说道。
师哲只倒了一次茶水,便没有再倒过了,长秀很自然的拿起茶壶倒茶。
“伏魔坛攻打蒙特内哥罗,究竟是什么原因?”师哲觉得如果仅是什么降妖除魔之类的,便要攻打这样的一座妖王巢穴,那就有点牵强了。
“具体的原因我们也不知道,师父应该知道,但是师父没有告诉我们。”长华说道,他心中当然有几个想法,但只是猜测,所以他没有说。
师哲想了想,也不觉得林槐做错了什么,毕竟众妙门没有了他之后,这三个弟子撑不起门楣,知道了又能如何呢?
如果他们将来修为高了,伏魔坛自然又会告诉他们。
“众妙门这么大一个门派,怎么就只有林槐师父一个人?”师哲再问道。
“师父讲过,原本我们众妙门来这边的人也不少,但是来了之后出现了一些事,其他的人都死了,就只有师父一个人了,然后养了很久的伤才好,后面才收了我们三个人为弟子。”
这一次开口的是长秀。
“你们从哪里来的?”师哲终于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我们就是这里的,但是师父是海对面来的。”长华接话道。
“伏魔坛上的都是吗?”师哲问道。
“我们众妙门是,巡天宗、听雷宗是,但是西陵剑府不是。”
长华与长秀之所以会说这些,是因为他们觉得,这些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事,而且,面前的这个人又救了自己,更是师父选定的派外别传。
甚至长秀觉得,如果当时师父回来了,说他在外面选了一个掌门,在见到师哲之后,他们也会认下来。
不仅是感觉师父的修为高,而是一进这道观的门,便从师哲的身上感受到了一种高修才有的气韵,其身上那一股率真,直接影响到了长华与长秀两人。
“玄变派那一伙人呢?”师哲再问道。
“玄变派有一部分人也是从海那边过来的,有一部分是这边的。”长华说道。
师哲点了点头,说道:“先吃个晚饭吧,在这里住一段时间,你看起来要筑基了,就在这里吧。”
“好,多谢师兄。”长华说道。
师哲认识林槐的时间比较晚一些,但是师哲没有入众妙门,却又有一层关系,所以他称师兄也不会错。
师哲想了想,没有拒绝,算是默认了这个称呼。
夜幕降临,河水滔滔。
长秀来到了道观外面,从山上看河水,月光里河水粼粼,看山下的渡口,那里点点灯火,象是天空之中落下的红色星星。
这一刹那之间,她居然觉得此处当真是一处极佳的修行之地。
关上门,是自己的一方庭观,推开门,可见巍峨青山,青山之间又有长河奔流的自然景象,可想到时光如流水,这河水如时光长河在自己的脚下奔流。
看山下灯光与迷雾,那是红尘的颜色。
开门见青山,见红尘,见时光长河。
关门,则是自己的一方世界。
修行之地,修行之人,养一方玄妙,莫过于此。
玄妙观,正得其地,正得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