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笔下文学 > 快穿:小狐狸她漂亮但能打 > 第102章 火葬场的懦弱原配(九)

第102章 火葬场的懦弱原配(九)

寿宴的喧嚣散去,偌大的花厅只剩下残烛摇曳。茯苓端坐于主位之上,姿态雍容,指尖轻轻敲击着黄花梨木的扶手,发出沉闷的声响。

柳含柔匍匐在地,身子控制不住地瑟瑟发抖,华丽的衣裙铺散开。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沉寂,赵珩送完男宾,听闻了花厅的变故,急匆匆赶来。他脸上带着焦灼,一进门,目光先是落在楚楚可怜、跪地发抖的柳含柔身上,心疼之色溢于言表。

“茯苓!你要对柔儿做什么,她今日又不是故意的,言行无状,绝非有意搅扰寿宴。还不是怪你,要不是你克扣柔儿的钱财,今日又怎会如此,你应该承担今日的后果的。”

茯苓抬起眼帘,眸光清冷,淡淡地扫过赵珩那副急切护短的模样。

“世子爷,您今日是酒喝多了,还是真的糊涂了?”

她不等赵珩回答,语气陡然转厉,目光如刀锋般刮过地上抖得更厉害的柳含柔:“柳含柔今日所为,仅仅是言行无状?她编造重病谎言,不顾侯府体面,在母亲寿宴之上,当着满京城贵妇的面,哭诉跪求,将侯府的颜面置于何地?!将世子您和老太太的颜面置于何地?此事若传扬出去,外人会如何议论我永安侯府?是会说堂堂主母苛待亲戚,还是会笑侯府治家不严,连个寄居的表小姐都管束不住,任其搅乱寿宴?”

一连串的质问,如同冰雹砸下,砸得赵珩脸色发白,哑口无言。他方才只想着维护柳含柔,却完全没考虑到此举对侯府声誉的打击。

茯苓见他语塞,“今日在众位夫人面前,话已放了出去,我身为长嫂,要为她操心婚事。如今她闹了这一出,清白名声已损,哪个体面人家还会明媒正娶?除非……”

她刻意顿了顿,目光在赵珩和柳含柔之间扫了一个来回,“除非世子爷您,亲自收了柳姑娘入房,给她一个妾室的名分。如此,方能全了侯府的颜面,也堵了外人的悠悠之口。”

“表哥!我不要做妾!”茯苓话音未落,柳含柔如同被踩了尾巴的猫,猛地抬起头尖声叫道,脸上血色尽失。她暗中筹谋算计这么多年,费尽心机挑拨离间,为的是取代沉茯苓成为世子正妻,享受侯府的尊荣富贵,让她做低贱的妾室?她如何能甘心!

“不做妾?”茯苓眉梢微挑,不紧不慢地给出了另一条路,“好啊。那御史台王夫人宴席上提及的那门亲事,你可愿意?对方是王夫人远房侄儿,家中虽只是清流士族,并无显赫爵位,但家世清白,那公子本人也考中了举人,为人方正,前途可期。你若应下,我明日便回了王夫人,风风光光送你出嫁,也算全了你我姑嫂一场的情分。”

茯苓说得轻描淡写,柳含柔却听得心头发冷。那御史夫人远房侄儿家境如何,她早有耳闻,说是清流,实则清贫,那举人公子就算将来有望做官,眼下也不过是个穷书生!她过惯了侯府锦衣玉食、呼奴唤婢的日子,怎能忍受那种粗茶淡饭、事事亲力亲为的清苦生活?

“不……我不……”柳含柔只是拼命摇头,泪眼婆娑地看向赵珩,伸手死死抓住他的裤腿,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表哥,柔儿不要嫁去受苦……柔儿只想留在府里,留在表哥和姨母身边伺候……”

茯苓冷眼看着这两人一个哀求一个不忍的模样,心中毫无波澜,只觉得讽刺。她懒得再看这出缠绵的戏码,慵懒地抬手揉了揉额角,语气带着疲惫。

“既然柳姑娘一时难以决择,那便请世子和柳姑娘好好商量吧。等二位商量出个结果,再告知我一声便是。我也好尽快给王夫人一个回话,免得眈误了人家的好意。”她说着,便扶着小桃的手站起身,作势欲走。

临走前,她脚步微顿,侧首留下最后一句:“只是,无论是为妾,还是外嫁,都需早做决断。侯府,总不能一直留着一个名声有损的表小姐。久了,于柳姑娘的清誉,只怕更无益处。”

说罢,她不再停留,迤迤然离开了花厅。

茯苓心里清楚得很,以柳含柔那贪慕虚荣、好逸恶劳的本性,绝不可能选择嫁去清贫家受苦。

柳含柔果然如茯苓所料,在“清贫举人正妻”与“侯府世子贵妾”之间,毫不尤豫地选择了后者。禀明了老太太后,虽然老太太心里也有些膈应,但事已至此,为了侯府颜面,也为了安抚柳含柔,便默许了。纳妾之事,便算初步定了下来。

然而,还没等茯苓着手安排纳妾的流程,赵文荣这个被养得不知天高地厚的蠢货,又跳了出来。

他听柳含柔挑唆了几句,竟直接冲到了茯苓面前,双手叉腰,摆出一副趾高气扬的模样,用命令般的口吻说道:“喂!你听见了没有?柔姨马上就要进门了,你赶紧去跟爹爹和祖母说,把柔姨抬成平妻!还有,柔姨身子弱,需要用好药养着,你立刻把她的份例银子恢复,不,要加倍给她送去!你要是敢不听,我就,我就不认你这个母亲了!”

这已经是赵文荣第二次公然叫嚣着不认亲母了。

茯苓看着他那张被惯得无法无天的小脸,心中最后一丝属于原主的、对这个血脉的复杂情感也彻底消散。她脸上没有任何被儿子忤逆的伤心或愤怒,反而异常平静。

“赵文荣,”她连名带姓地叫他,“你今年十岁了,再过五年,便要行束发之礼,算是半个大人了。”

她顿了顿,目光锐利地盯着他:“这已经是你第二次,当着我的面,说要认别人做娘,不认我这个亲生母亲。古人云,事不过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