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皇帝高元亮的命令下,整个新罗很快就开始了新的一轮招募兵马的流程,此时新罗国内连春耕都没开始,就要开始招募兵马了。
其实高元亮也很清楚,此战哪怕是成功的将汉军击败,他们新罗的损失也不会低。
别的不说,光是因为抽取壮丁导致的农业生产活动受到的影响,这对于整个新罗就是有着巨大的影响的。
故而,新罗想保证今年的收成,必须要在六月之前结束战事,否则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就在新罗这边还在准备重新招募集结兵马支援辽东城的时候,汉军这边早就已经做好了一系列的准备。
直接将辽东城的两个城门出入口给堵住了,将辽东城和外界取得联系的通道彻底封死,从这一刻开始,辽东城已经成为了一座孤城。
远在辽东城以北的卑奢城的新罗军队根本不敢轻举妄动,因为汉军的兵力足足有10万人,而他们这两个城池加一起也不过才2万人。
不过对于他们卡来说有个好消息,那就是他们两个城池地势险要,城内还有足够大军食用三个月的粮草,也有稳定的水源。
对于他们来说,如果省着点吃粮食的话,这个城池坚守五个月不成问题。
辽东城乃是一座修建在山上的城池。
整个辽东城本身也就是和内地一个府城差不多大小,周长18里左右。
辽东城乃是一座实打实的军事要塞,里面没有平民,只有军队。
而更主要的是,新罗在经过了长达一百多年的进攻下,在同门江以西,依托山脉,充分利用地形,打造出来了一道长达300多里的长城防线。
辽东城,卑奢城,乌骨城这三个城池就是这道防线的三个主要的城关。
这三个城池就如同三个钉子一样,是汉军必须要解决的城池。
汉军抵达这里之后,并没有着急发动进攻,而是开始详细的观察地形。
刘兰初,李牧等将领纷纷带着亲卫开始侦查敌军地形。
此时在刘兰初和李牧的镜头下,在辽东城的长城通道向东南方向延伸大约10里处,还有一个山城,名曰燕州山城,那里有新罗军队5000人负责防守。
这个燕州山城和辽东城互为犄角之势,整个燕州山城修筑在海拔大约100米马蹄形山上的山城,城墙紧贴山势而建,绵延2000米左右。
南面紧临太子河,悬崖直下水面,气势非凡。
西、北、东三面则被高耸的石壁所环绕,现存残破城墙高达5—8米。为进一步加强防御,北墙还向外凸出了5个“马面”城。
城内东南的制高点上,一座长45米、宽35米的方形指挥台屹立其中,还有蓄水池等设施为守军提供补给,而这个山城只有2个城门,那就是东西两个城门。
而辽东城,则是在燕州山城的西北方,算是卡在官道上的一颗钉子,属于新罗抵挡汉军进攻的一面坚固的盾牌。
这等山城进攻起来难度很大,想进攻,要克服的第一个困难就是山地的斜坡。
根据新罗人的作战计划,中原王朝的军队想进攻辽东城,就必须要爬这一道150多米长,35度左右的坡度。
而守军完全可以凭借自身的地形优势往山坡上丢滚木礌石等物品,甚至只需要用少量滚木礌石就可以借助坡度砸死砸伤很多敌军士兵。
李牧看到这个山城之后,看的直皱眉头,这地形太易守难攻了。
“刘将军,你认为我军该如何用最小的代价来攻破这辽东城?”李牧问道。
刘兰初指着辽东城说道,“大将军,想攻破辽东城,必须要先攻破燕州山城。燕州山城地理位置比辽东城更高。
只要燕州山城被我军控制,我们就可以居高临夏的顺着长城通道进入辽东城,故而燕州山城才是此战的关键。”
“末将愿意想办法混入城内给大将军制造战机!”
“好!”李牧只说了一个字。
而刘兰初则是开始带着士兵对整个燕州山城还有辽东城进行一次次的侦查。
根据刘兰初的判断,整个燕州山城的城墙高度大约8米左右,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如何的混进城内。
此时燕州山城的西城门那边的山坡上茂密的树木已经都被守军清理一空,直接从正面渗透进去明显不现实。
所以他只呢个选择山林茂盛之处渗透进去,就如同利刃部队首战一样,需要爬山,然后从长城的通道渗透过去。
其实新罗守军可能把所有的树木都砍光清空的,当然守军也不需要担心汉军大军直接从其余地方渗透进去。
因为新罗很明白一个事情,那就是如果想渗透的话,一两百人就可以渗透过来,但是几万大军一起从树林进攻,这明显不可能。
大部队和小股部队的行军是不一样的,虽然步兵的通过能力最强,但是大部队可是有大量的粮草辎重车辆的。
故而可能选择翻山越岭的,否则后勤还要不要?
并不是每个人都是邓艾,运气那么好,偷渡阴平后遇到马邈这个二五仔。
如果没有马邈投降将江油的物资给了邓艾补充一波,邓艾必死无疑。
对军队来说,后勤决定了你能在前方投送多少兵力,所以大部队行军一般都选择平坦官道行军就是这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