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惜,他的解释没能说服郑诚,只听后者冷笑道:“人家给你这些你就收了?给你这么好的房子,你就不怕里面有诈?”
“再者说了,你才职多久?就给你提旗官,这得多厉害的路?”
“你要说救的是赵千户,他倒是有这本事,可我听说赵千户死了。”
郑诚虽搬出城了,但往日的关系网还在,跟老兄弟们随意聊聊,千户所的大事就能知道十之七八。
事实上,自从郑阳离京之后,郑诚十天半月就要京,专程打听儿子的情况,生怕郑阳在外面出了事。
然而郑阳沾的都是大事,他消息在千户所并未传开,所以这半年他几乎处于失联状态,这让郑家几人都担心得很。
只不过,从郑诚的质问中,郑阳确实没体会出关切,所以他无所谓的答道:“不是赵千户,也是随前去的名校尉,这人有镇抚司的背景。”
“镇抚司的背景?你管他什么背景,这些大人物的事你最好少掺和,你小子根本把握不住。”
郑诚在北镇抚司待得久,有自己为人处世的道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明哲保身。
他见多了镇抚司的大人物倒台,也知道某些人不明不白死去,在他看来跟大人物走得近未必是好事。
见郑阳不答话,郑诚遂又问道:“罢了,你小子一根筋,跟你说这么多作甚,你把此去金陵——发生的事跟我说清楚,我替你把把关。“
郑阳沉默了几息,遂答道:“并非儿子不想说,皆因金陵巡盐之事关乎机密,您还是不知道的为好。”
“你——”
郑诚拍了桌子暴起,他只感到大儿子不识好歹,在自己面前还公事公办的架子。
眼看这父子二人要谈崩,门口站着赵三娘连忙进来,拉着丈夫便让他坐下,同时又对郑阳道:“老大,你爹也是为你好,你好好说话。
郑阳无奈一笑,答道:“爹、娘,金陵巡盐之事,千户所内都忌讳得很,儿子说了岂不是找麻烦?“
“实话跟您老说吧,此事牵扯干系太,您二位知道了或有祸。”
既然话都说到这里,郑阳干脆决定把事情说透,只听他继续说道:“此前金陵,儿子经历了不少风险,也长了不少见识——跟以前已大有不同,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您二老担心我明白,但如娘所说——我已经长大了。“
这番话,是前身万不可能说得出的,所以此刻郑诚夫妇都很意外,于是便又重新审视起儿子。
不得不说,郑阳和前身在气质上有很大不同,亲身父母一看就察觉到了区别。
“他爹,老大和以往——是很不一样了。”
看着郑阳明亮的眼睛,郑诚心里也承认这一点,可碍于要保持“父亲”的威仪,他又岂能顺着郑阳的意思说。
郑诚没好气的说道:“出去走了一圈,自以为涨了见识,就开始得意了,他这样更容易栽跟头。”
“终究是长进了,这也是好事嘛!“
劝了丈夫一句,赵三娘便问郑阳:“老大,你说要升官了,这是真的?”
“自然是真的!”郑阳答道,他不觉得陈遥会拿生命开玩笑。
“他爹,你瞧瞧,你一辈子都是个校尉,老大才半年多——就升官了。“
虽是被亲儿子比下去,郑诚心里还是觉得不舒服,主要是觉得自己这父亲面子上挂不住。
可他终究有大局观,稍有不快并不影响他高兴,但郑诚心里更多的是担忧。
“只怕未必是好事!”郑诚叹道。
他脸上的担忧不加掩饰,郑阳见了心里抵触也消散了一些,至少这一家人都关心着彼此。
“你说明天去镇抚司?那咱们就明天走,有什么事也好一起商量。”郑诚出言道。
“也好。”赵三娘点头。
这时郑诚又看向大儿子,说道:“升官也就罢了,这宅子可值不少钱,我看还是还给人家为好。”
听了这话,郑阳着实哭笑不得,现实是官职可以不要,皇帝所赏的宅子却必须收。
“爹,儿子有分寸,你就别担了。”
这一刻,郑诚心里又不高兴了,他觉得郑阳是不识好歹,于是冷哼一声就走了出去。
“你去哪儿?”赵三娘追了出去。
“还能去哪儿?去城外营房。”郑诚冷冷道。
哪知他才走下台阶,却又突然停下了,只因他没带房子钥匙,此刻只有郑阳手里有。
可他又抹不开面向郑阳讨要,于是就看向了一旁玩弹弓的小儿子。
“老三,把钥匙拿来。”
“钥匙?什么钥匙?”郑梁一脸茫然。
“老宅的钥匙,你忘拿了?”郑诚面带不满。
“爹,走的时候您——”
转过身来,郑诚看向老妻抱怨:“你看看,这养的都是什么玩意儿,一个个都不让人省心。”
“再什么玩意儿,也是我身上掉下来的,你若看不顺眼——跟我撒气便是了。”
眼看这两位又要吵起来,虽然这种事情已不新鲜,但郑阳还是不想太闹腾。
“爹娘,这宽敞得很,晚上你们就住这,被什么的都有。”
虽然其他东西没选好,但最基本的锅碗瓢盆,床单被罩的东西他都买了,如今已经可以正常入住。
“你这地方,我住不安稳。”郑诚别过脸说道。
没等郑阳说话,赵三娘已不满道:“什么住不安稳?老宅你住的了,乡下你住得惯,这里反倒住不安稳了?”
“说老大不懂事,我看你也好不到哪儿去,一家人团聚的日子,这个时候置什么气?”
赵三娘却也有些豪气,此刻这番话道出,是真没给丈夫留面子。
但这也得益于,他夫妻二人数十年相濡以沫,相互扶持感情深厚。
客观来说,为了操持这个家,为了在乡下置办产业,赵三娘这些年也吃了不少苦。
这时院子里面,郑佳上前开口:“爹,娘——你们别吵了,这马上天都要黑了,咱们晚饭还没着落呢。”
赵三娘也不是真想吵,只是为了留住丈夫而已,于是她立马接话:“二丫头,你去厨房看看,有什么咱们就做什么。
,